防治方法:
(1)收获后及时清除烧毁病残物,以减少菌源。
(2)抓好以肥水管理为中心的栽培防病措施,提高植株根系活力,抗病力。
(3)及早喷药,预防控病。按“无病早防、见病早治”的要求,连续交替喷药防治。用叶叶青一包兑水150市斤或英纳一包兑水400市斤,连续喷雾2-3次,每隔7-10天一次。

发病规律:
该病菌为,是以菌丝体及子实体在病株上或病残体上存活越冬,以分孢器内生孢子作为初侵和再侵接种体,从孔口、表皮或伤口侵入致病。通常温暖多雨的季节易发病。

分芽繁殖法。黄花的根是肉状茎,每个肉状茎上着生许多小突起叫隐芽簇,每个隐芽蔟含有六个隐芽,交替排在肉状茎的两侧,隐芽一般不萌芽,只有在主侧芽受到损伤时,萌发长出一个新的小生命。分芽繁殖根据黄花的这一特性,把根状茎按照隐芽簇的分布,有意用刀切开,通过培养,一个月隐芽萌发长出一个新的植株。这种方法技术性强,繁殖系数高,因此要选择生活力强、发育快、成活率高,年限短的根状茎进行分芽。一般一个单株可分4-10株,每亩老黄花通过分芽繁殖,可新栽黄花4-6.70公顷。

发病规律
病菌为弱寄生菌,常寄生在植株枯死的花茎上越冬。翌年,借风雨传播,从花茎的各种伤口,气孔和皮孔或从生长衰弱的部位侵入。在土肥条件差,管理粗放或生长衰弱的田间发展蔓延,温暖高湿有利于病菌孢子的萌发和侵入,阴雨天气病亦较重。此外,冬季清园不彻底、田间雨后积水、偏施氮肥等,病害发生亦较重。
http://haoliao105403.cn.b2b168.com